2009年8月29日 星期六

【滿州國軍服 1931至45】 簡介

夾棉冬用制服

騎兵配發日軍44式騎兵槍

三八式步槍及日軍裝備

第二期夏用制服

滿州略帽(第二期滿州禁衛隊帽徽)

滿州國軍服 1931至45 簡介

大至分三期。

第一期:即30年代初滿州國剛成立時,當時的滿州國軍大部份原屬於舊東北軍,所以沿用舊東北軍相同之軍服(灰藍色綿四大袋上衣、直腳褲、絨或布綁腿、布製正帽等),只是把帽徽換成滿州國黃紅籃白黑之五角星章。在這時期滿州國軍之軍服與東北抗日游擊隊之軍服極為相似(雙方部來自舊東北軍之故),為免誤擊自己部隊,作戰時滿州國軍會在左臂帶上黃色布帶,而東北抗日游擊隊則用紅色布帶。此種舊東北軍灰藍軍服即使在30年代末期引入新型軍服後仍然被部份注偏遠地區之滿州國軍使用至1945年終戰。

1932年12月28日引入新的兵科色制(與日軍相同)。

1932年至1937年滿州國軍採用與日軍相同之紅底階級肩章,1937年後由紅色絨底布改為栗子色絨底布。

第二期:1930年代末期開始轉用新型軍服,這種新採用之軍服與月日軍之昭五式極相似,但下士官/兵之軍服上衣在兩明胸袋,而將校服上衣則兩明胸袋再加兩明腰袋。褲改為與日軍相同之馬褲式設計。絨綁腿加日軍同型編上靴。衣料冬用芥末黃絨料、夏用淺卡其色綿料。軍帽分別有正帽、略帽(滿州國獨有之設計)及冬用之毛帽。鋼盔與日軍相同。

第三期:隨着日軍全面改用98式軍服,滿州國也於大約1942年左右出現與日軍98式相似的軍服,當然滿州式是有兩胸明袋設計,階級章也由肩章改為領章。但主流還是第二期軍服較廣泛被使用至終戰。另外於歷史照片能看到滿州國軍也有一種類似日軍98式冬用夾棉制服。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大満州帝国人物】之【川島芳子】




川島芳子(1906年5月24日-1948年11月)原名愛新覺羅·顯玗,字東珍,漢名金璧輝,族係屬滿洲鑲白旗人,曾替日本做間諜。 愛新覺羅顯琦(漢名金默玉)是川島芳子的妹妹。

清朝末年,第十代肅親王善耆的第14位女兒,肅親王眼看宗廟傾覆,政權旁落,心有不甘,意有不適。他將掌上明珠顯玗送給好友川島浪速做養女,加以調教,意在復興大清。

1912年,年僅七歲的愛新覺羅.顯玗跟隨養父川島浪速飄洋過海,前往東瀛,接受嚴格的日本軍國主義教育。也就從那時開始,她有了一個標準的東洋名字------川島芳子。數年後,她已完全日本化,進入松本高等女子學校就讀。事實上,悉心栽培她的恩師首推她的養父。從川島浪速那兒,她接受了政治事務、軍事技能、情報與資料收集等多方面的專門訓練。期間川島浪速多與後來成為軍隊高層的東條英機等人來往,在川島芳子心中形成反對中華民國,復辟清朝的思想。後來川島浪速打算將川島芳子立妾,川島芳子不從,並曾嘗試自殺未遂。川島芳子19歲的時候剪斷頭髮,改穿男裝。

1927年川島芳子21歲的時候,在旅順與蒙古族甘珠兒扎布結婚。甘珠兒扎布是參加蒙古獨立運動的巴布扎布將軍的兒子。但她在1931年私奔,與日本陸軍駐上海的特務機關長田中隆吉同居。她用養父的聯繫接近關東軍,作為日本間諜暗中參與了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事變,並參與組建滿洲國。1932年滿洲國成立後,川島芳子在新京被任命為滿洲國女官長。一說她當滿洲皇室的護衛員。1933年變成滿洲國安國軍總司令,參加熱河作戰。

1945年10月日本戰敗後,在北平東四九條衚衕34號私宅被國民政府軍逮捕,並作為漢奸被提起了公訴。

1947年10月22日以「漢奸罪」被判處死刑,1948年3月25日押往北平第一監獄執行槍斃,終年42歲。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滿州國軍】之禁衛隊

禁衛隊

滿洲國建國後,愛新覺羅溥儀組織以蒙古人為主約300人的護軍,作為自身的親衛隊。另外也由滿洲國軍選拔出翊衛軍,擔任自身的護衛工作。

1934年護軍編入滿洲國宮內府並皇宮警察化,翊衛軍則改組為禁衛步兵團,擁有人員415人。

1936年基於威儀適切增加騎兵與禮砲砲兵,並改名禁衛隊。

1941年設置獨立司令部,溥儀其弟愛新覺羅溥傑擔任禁衛隊步兵第3連連長(連隊長)。
如同日本近衛師團於戰時亦參加戰鬥,滿洲國禁衛隊也參與討伐馬賊與鎮壓反抗軍的戰鬥。

【滿州國軍】之航空部隊

川崎二式

中島·隼二型式

中島·隼二型式

【滿州國軍】


【滿州國】

一元

【滿州國】

滿州國王旗

滿州國戰旗

【滿州國軍】之騎兵



【滿州國軍】




【滿州國軍】





【滿州國】之國旗

1922-1931年

1932-1934年

1934-1945年

【滿州國】(1932至1945)

滿州國國境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滿州國】之教育

教育

滿洲國建立了完備的普及教育體制。在各級學校中以「民族協和」、「日滿親善」、「一德一心」為口號進行教育,滿洲國規定在學校每屆春丁儀式和秋丁儀式舉行祀孔,多是在朝禮時由一位老師介紹孔子生平。1937年實行新學制,縮短大、中普通學校的學時年限。廣泛設立職業技能學校,培養相關職業技能人員,而專門培養高層官吏和殖民統治骨幹的滿大同學院和滿建國大學,延長學制兩倍為6年,招收學生都以日本人為主,只有少數中國人。相對,以中國人為主的一般高等學校,則多是培養各種職業人員的學校。除人文、科學的教育外,重視學生的品格與體魄的培養訓練,鄉村學校注重學生對農業知識與科學耕種的訓練,女學生還有家政訓練課程。藉此意圖培養輕人文,重技能的供驅使滿洲國民。滿洲國的各級教師的培養較嚴格,對教師的考核和晉陞有嚴格的制度。
滿洲國擁有一萬兩千所小學、兩百所中學、一百四十所師道學校(院),以及五十所技術及專業學校(院)和一些軍官學校。在滿洲國教育系統中,共有六十萬學生和兩萬五千名教師。另外,還有一千六百所私立學校(日本批准),一百五十所宗教學校以及哈爾濱地區的二十五所俄國學校。

滿洲國設立的大專院校有二十所,參與其事絕大部分是日本人。當時的滿洲建國大學,教師90%以上為日本人,用日語授課。少數的非日本人用漢語或者蒙語授課。建國大學每年招生150人中,一半是日本人,另外滿洲人50名(在滿洲國漢族和滿洲族人都稱為滿洲人),朝鮮、蒙古和白俄共25名。

日語(被列為國語)及與日本有關的事物在滿洲國的教育中佔重要地位。中小學每天早上須向新京作「滿洲帝宮遙拜」,再向日本東京方向作「日本天皇陛下遙拜」。學生同時須以日語背誦皇帝詔書《國民訓》。但當時的部分非日本學生不相信「五族協和」,並且有學生參與了反滿抗日活動。在日本戰敗前的1945年8月12日,建國大學要求學生參與「滿洲國保衛戰」,除了日本人外的其他民族學生無一出列。

滿洲國教育系統為滿洲國,以至韓國和日本,以及滿洲國後十幾年的各項建設事業提供了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在滿洲地區的教育系統中,滿洲師道培養的教師在滿洲國後的幾十年中的各級學校中一直是教學的中堅力量。如韓國前總統朴正熙和韓國將軍白善樺均為滿洲國軍官學校畢業。

【滿州國軍】簡介

滿洲國軍事力量由「滿洲國家軍隊」、「後方警備」、「治安維持」三部分組成,由日本關東軍控制,起初作戰力量薄弱,主要軍事任務由關東軍實行,後來由於關東軍主力南下,兵力不足,加之滿洲地區抗日武裝遭到鎮壓而削弱,「滿洲國軍事力量」才更多地獨立承擔軍事任務。這其中有很多是日本從朝鮮半島徵召的朝鮮籍日本兵。

滿洲國全境分為十一個軍管區,區首長稱司令。滿洲國軍事權力為關東軍所控制,其軍隊的調動、演習、裝備更換、人事變動都要經過關東軍司令部的批准。
滿洲國軍銜分為將、校、尉三等九級。滿軍由軍官學校畢業後初任少尉,滿2年進中尉,中尉滿2年進上尉,上尉滿3年進少校。少校滿3年進中校,中校滿3年進上校。上校4年進少將,少將3年進中將,中將4年進上將。最高軍銜為上將,為終身職。上將之上又設立將軍,仿照日本的元帥,為榮譽軍銜。張景惠、張海鵬、於芷山、吉興四人獲得將軍軍銜。

1937年(康德四年),「滿洲國家軍隊飛行隊」成立。太平洋戰爭後期,即1944年4月以後,隸屬於日本「第二航空軍」指揮,參與太平洋戰爭。裝備機種有「九七式戰機」、「一式戰機」、「二式單戰機」等。空軍兵力最多時有含運輸機在內約110架飛機。

滿洲國江上軍
滿州國海軍成立於1932年2月15日。起初擁有5艘艦艇。1933年4月1日日本成立「駐滿海軍部」,滿軍海軍從此逐漸發展。1938年日本「駐滿海軍部」廢止,翌年11月海軍被編入「滿洲國陸軍」,名稱改為「江上軍」,人數約為 2000人。主要是協助關東軍和滿洲國陸軍執行河川警備任務,在河川凍結期成為陸戰隊或國境警備隊。在南滿的渤海另有一支海上警備部隊。

根據1932年簽訂的《日滿議定書》,滿洲國的對外國防由日本關東軍負責。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日本陸續抽調關東軍前往中國戰場,滿洲國國境防務日益空虛,於是在1938年頒布《國兵法》,規定全國20至23歲的男性都有服兵役三年的義務。每年春季徵集20萬人,予以軍事訓練,主要是充當工兵,修築軍事堡壘,或者協助警察維持地方治安。不適合服兵役者要參加為時三年的「勤勞奉公隊」,從事土木工程徭役。

【滿州國】(1932至1945)



滿洲國(後稱大滿洲帝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為前東北亞國家。滿洲國是九一八事變後由大日本帝國扶植的傀儡政權。首都位於新京(= 今吉林長春)。領土包括今天的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除當時已被日本租借佔領的大連地區---在石河以南建立關東州廳。)全境,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北部,以清朝遜帝愛新覺羅·溥儀為國家元首(稱號為執政,年號為「大同」;後稱皇帝,年號為「康德」)。1945年8月,蘇聯紅軍出兵擊敗了駐守滿洲國的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日本戰敗,1945年8月18日,滿洲國皇帝溥儀宣讀《退位詔書》,滿洲國解散。

滿洲國的建立

日本關東軍一直試圖在中國東北建立親日本的政權。起先,日本寄希望於掌控東北的軍閥張作霖,發現張難以馴服之後將其暗殺(皇姑屯事件);後又試圖控制接替其父掌握東北的張學良,又告失敗(東北易幟)。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終於完全佔領中國東北。1931年底,因九一八事變引咎辭職的原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前往滿洲,與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和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商討事變進展。1932年1月28日,返回日本的南次郎向日本天皇作了《滿洲近況》的報告,建議在滿洲建立「新國家」。在報告中,南次郎指出,如此可以方便日本今後進攻蘇聯「向北發展」,而日本通過控制這個「新國家」的經濟,可以獲得使日本永久自給自足的資源,還可以通過向滿洲移民解決日本人多地少的問題。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一直冀望復辟清朝的前滿清貴族以為時機到來。滿清宗室、時為吉林省軍參謀長的熙洽趁吉林長官奔母喪不在城中之機,打開吉林城門,向日本投降。熙洽密信清朝遜帝溥儀,請「皇上」(溥儀)回到「祖宗發祥地,復辟大清,救民於水火」,在「友邦」(日本)支持下,先據有滿洲,再圖關內。以已經升任吉林省代理長官的熙洽為首的前滿洲貴族向日本方面提出迎接溥儀至滿洲、建立君主制的國家。日本關東軍方面也早已認定溥儀是合適的人選。

1931年11月8日,土肥原製造了「天津事件」,將溥儀從其在天津日租界的住所秘密帶出,後經大沽口、營口、旅順,接至撫順。1932年2月16日,關東軍召集張景惠、熙洽、馬占山、臧式毅,及謝介石、於沖漢、趙欣伯、袁金鎧等人在瀋陽大和旅館召開「東北政務會議」,會議由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主持。會議決定迎接溥儀為偽滿洲國執政,並分配了各人在政權中的職務,其中板垣征四郎任奉天特務機關長、滿洲國軍政部最高顧問。18日,發布《獨立宣言》:「從即日起宣布滿蒙地區同中國中央政府脫離關係,根據滿蒙居民的自由選擇與呼籲,滿蒙地區從此實行完全獨立,成立完全獨立自主之政府。」23日,坂垣在撫順與溥儀會面,告知溥儀出任偽滿洲國執政。原本以為能夠重登帝位的溥儀儘管對於「執政」的安排甚為失望,但只能接受。

「大滿洲帝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1932年3月1日,滿洲國宣布成立。首都設在長春(改名為新京)。6日,溥儀從撫順出發,9日到達長春,正式宣布就任滿洲國執政,年號為「大同」。同時任命該國各府、院、部的負責官員,滿洲國宣布正式建立。

1932年9月15日,關東軍司令官兼駐滿洲國特命全權大使武藤信義與滿洲國國務總理鄭孝胥在勤民殿簽署《日滿議定書》。《日滿議定書》規定日本正式承認滿洲國,並在滿洲國駐軍擔負滿洲國的國防。在附件中規定由日本管理滿洲國的鐵路、港灣、航路、航空線等。此外,還約定日本軍隊所需各種物資、設備由滿洲國負責,日本有權開發礦山,日本人有權充任滿洲國官吏,日本有權向滿洲國移民等等,政府權力也多由日本關東軍所掌握。

1934年3月1日,愛新覺羅·溥儀在新京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典禮,改「滿洲國」為「大滿洲帝國」,溥儀稱帝,改年號為康德元年。

滅亡

1943年12月1日公布的《開羅宣言》中,規定中美英「三國之宗旨,在於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於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日本亦將被驅逐出其以暴力或貪慾所攫取之所有土地」。作為蘇聯對日宣戰的條件,在1945年2月8日的雅爾達會議羅斯福—史達林會談中,確定了將大連作為國際化自由港轉交給蘇聯,並由蘇聯使用滿洲鐵路。

1945年8月8日,蘇聯照會日本,將於次日對日本宣戰。隨後蘇聯紅軍攻入滿洲,以高度機械化的絕對優勢擊敗關東軍和滿洲國軍。11日,溥儀及滿洲國政府官員開始乘火車撤退。13日晨到達通化市臨江縣大栗子車站。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17日,在吉岡安直的安排下,溥儀宣讀《滿洲國皇帝退位詔書》,宣布滿洲國政府解散,滿洲國滅亡。18日,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下令滿洲地區及朝鮮北緯38度線以北的日軍(原屬朝鮮軍,1945年改隸關東軍,38度線以南的朝鮮軍改隸國內軍)解除武裝,停止戰鬥。19日,溥儀等人從通化乘小飛機飛往瀋陽準備轉飛日本,飛機在奉天機場降落後,溥儀等人被蘇聯紅軍俘虜,滿洲國政權徹底終結。

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滿州國將校服》

本會會員示範《滿州國將校服》

【大満州帝国人物】之【愛新覚羅溥儀】

大満州帝国皇帝 愛新覚羅溥儀陛下

愛新覺羅·溥儀
陛下(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號「浩然」。是大清帝國最後一位皇帝。其為清朝皇帝在位時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其在任滿洲國皇帝在位時年號「康德」,又稱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

大同時期
1931年,日本建立「滿洲國」,秘密將溥儀運往滿洲,溥儀合作擔任滿洲國元首,年號大同。

康德時期
1934年3月1日,正式登基稱帝,年號康德,又被稱為康德皇帝。當時,關東軍為表慎重其事,還在登基前特別向「通用汽車」訂購一輛凱迪拉克豪華都鐸8C型禮車(CADILLAC Deluxe Tudor Limousine 8C)。車身前後方及輪圈都鑲有滿洲國徽章,表示對滿洲國皇帝的祝賀。可是,這段期間內,雖然名義上貴為皇帝,但是實際上所重大決定都要得到關東軍的批准,為有名無實之傀儡皇帝。